6172102-2520881.gif 

農民搶種 糧價最快下半年回跌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道瓊社二十三日電】
2011.02.24 03:03 am
 

 

 
 

國際糧價飆漲已促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民擴大耕種面積,若天氣條件持續對農作有利,糧價最快會在下半年回跌。小麥、玉米期貨已連續三個交易日走低,23日分別重挫5%與3%。

過去一年全球糧價節節攀升,小麥、玉米和黃豆價格已攀至2008年來最高水準,當時導致世界各地傳出糧食暴動,這回則造成中東動盪,並迫使許多國家政府急尋對策以防動亂愈演愈烈。

但農民的反應顯然比政府機靈,特別是俄羅斯、巴西和澳洲農民。倫敦國際穀物協會(IGC)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球小麥種植面積可望增加3.1%至2.24億公頃,產量也會攀升4%至6.7億噸;此外,俄羅斯去年小麥產量遭乾旱重創,但今年栽植面積可能擴增逾15%。

巴西已開始收割黃豆,可能成為歷來最大收成;阿根廷今年初的旱情一度威脅黃豆收成,但近來的降雨推升了產量。

美國農業部上周在長期預測報告中表示,價格高漲可能使美國今年栽種面積增加400萬公頃至1.03億公頃。美國農業部先前預估,去年全美玉米和黃豆種植面積各擴增4.3%和0.3%。

瑞士銀行(UBS)分析師22日發表報告指出:「目前農業投資支出如此之高可說前所未見,訂單比1970年代中期前次糧價飆漲時還龐大。」

瑞銀的報告也說,儘管這不能保證糧價一定會回跌,因為天氣不可預測和中國等地的需求日增,「但證明了經濟學確實有用,價格誘因引起投資反應」。

不少分析師還是認為,現在就預期糧價會回跌還太早,主要因為新的栽種面積可能受天氣或其他因素影響最終未能產生收成。況且,若干國家的農產量已創新高或逼近歷來最高水準,產量增幅可能很難超乎預期。

玉米和小麥23日連續第三天走跌,因投資人預期北非和中東的示威可能拖累全球經濟成長,進而削弱玉米和小麥需求。

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5月期貨價格23日跌幅深達3.3%,每英斗報6.67美元,創2月9日來最低價。小麥5月期貨也重挫近5%至每英斗7.56美元,至少是1月14來最低水準。

【2011/02/2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LL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