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遊華爾街/希臘後座力撞傷亞洲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2010.03.15 03:27 am
 

希臘的麻煩成了韓國、台灣、俄羅斯與巴西的好消息,但希臘的好消息恐怕也將成為這些國家央行的麻煩。

在希臘債信危機爆發之前,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貨幣都對美元猛烈升值,使出口商抱怨競爭力大降,尤其是面對把人民幣釘緊美元的中國,於是央行紛紛被迫出手,大買美元以壓低本國匯價。

但隨著希臘事件在1月爆發,避險錢潮重新湧入美元,新興市場貨幣回跌。這讓出口商鬆了一口氣,央行干預也大致喊停。

然而,希臘債市的緊張局面已經開始舒緩,這些出口國的貨幣又開始回漲。現在韓元對美元只要再漲1%,就會回到危機前的高價位。巴西匯價也已漲破1.8里爾兌1美元的心理關卡。

這表示新興市場央行又要面臨干預匯市的壓力,但是他們也面臨通膨的攪局。這從中國在2月的2.7%消費物價年增率可見端倪。

長年看好新興市場的Ashmore投資管理公司經理人博斯(Jereme Booth),與其他投資專家認為,這使得這些央行可能願意忍受貨幣升值。

博斯說,不像2008到2009年間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現在的新興市場央行更願意利用匯價上漲,作為實質的貨幣緊縮工具。他認為,這是全球貿易再平衡的一環,以往倚賴出口、極力儲蓄的經濟體,現在轉而希望讓國內消費扮演更重要的經濟角色。

但是央行必須能抵擋政治圈的壓力。

上周南韓央行意外把利率維持在空前低點,許多人因此猜想,即將卸任的央行總裁的李成太已向青瓦台的政治壓力低頭。李明博政府一直認為,升息會導致韓元大漲,侵蝕出口力。

除了馬來西亞央行意外在本月初升息,其他新興市場央行都只採取政策面的微調作法,沒有升息。

例如,中國與台灣都要求國營銀行減少放款,沒有太大成效。同時,中國官員也只是迂迴地暗示會讓人民幣日後升值,而台灣則繼續努力壓低新台幣匯價。

分析師指出,新興市場央行仍舊很擔心經濟復甦後繼無力,對本幣升值非常不安。這使他們在升息時投鼠忌器。

從冷戰結束以來,新興市場的央行已經獲得了長遠的進展,但是這來不易的獨立性現正遭受嚴峻的考驗。

全球經貿均衡並非空談可及,需要實際的政策行動。但是這些政策能否執行尚待觀察。

換句話說,希臘危機消緩帶來的新興市場貨幣上揚,很可能仍將遭遇央行的干預。

(取材自華爾街日報)

【2010/03/1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LL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