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出招…劫富濟貧 救美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道瓊社九日電】
2010.08.10 02:32 am
 

美國7月就業數據慘澹,讓外界認為新一波刺激方案可能迫在眉睫。除了聯準會收購公債的「量化寬鬆」措施,還有許多其他學者倡議的經濟刺激作法。這些作法各不相同,有些還互相牴觸,不過共同特點是幾乎都不曾在美國試行。

曾任柯林頓政府經濟顧問的柏克萊大學教授泰森(Laura Tyson)提議,美國應該發行建設公債,為基礎建設籌資。政府並應資成立「基礎建設銀行」,該行可以用政府的資本舉債籌到更多資金,放款給民間企業進行建設。

曾任柯林頓政府勞工部長的瑞奇(Robert Reich),則建議對2萬美元以下的薪資所得停徵所得稅,改由年薪25萬美元以上的富人新稅填補。經濟研究顯示低所得民眾比富人更願意花掉增加的所得,因此「劫富濟貧」是有可能提振美國的經濟需求。

曾任雷根總統經濟顧問的哈佛教授費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建議,美國財政部應該放寬官民合資收購銀行不良放款的PPIP計畫,讓出錢買壞帳的投資人可以延後提列資產損失,加快銀行壞帳清理。

財政困窘讓任何會增加政府支出的方案很難推動,為此,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米希金(Frederic Mishkin)大膽提議,歐巴馬政府與國會應該推出堅實可信的長期赤字削減計畫。如此一來,就能在短期內再擴大赤字支出,而不至於引發債市恐慌。

米希金指出,長期減債計畫若能安撫市場,也能讓聯準會如果又遇到經濟下滑,能有更大的空間收購美國公債。聯準會至今已經收購了1.7兆美元的公債與房貸證券,但由於擔心政府揮霍無度會讓購買新債變成助長未來的通膨危機,使聯準會受到限制。

但是通膨風險落在未來,美國目前面對的是物價下跌的通縮危機。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曾在日本陷入通縮時建議日本央行,把通膨目標從一般的2%提高到3至4%。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格林洛(David Greenlaw)提議政府控有的房利美與房地美放寬房貸融資的標準,讓屋主可以套現消費,刺激經濟。他估計,這可以讓美國屋主增加460億美元的消費能力。

每項提案都有其限制,但隨著美國的經濟復甦力量看來正在消散,美國政府可能必須考慮動用這些非常規作法,而且要快。

 

【2010/08/1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LL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