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銀危機再起 歐洲股匯市全倒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10.09.08 03:22 am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歐洲對銀行進行的壓力測試,嚴重低估主權債券曝險部位,銀行財務狀況有被美化之虞,使經濟復甦前景再添疑慮。歐洲股匯市7日全倒,德國公債一枝獨秀,美股早盤也開低走低,美元對日圓再創15年新低價。

歐洲銀行監理委員會(CEBS)7月底公布的測試結果顯示,歐洲91家大銀行中只有七家沒過關,資金缺口僅35億歐元(45.1億美元)。當時這個結果讓市場鬆了一口氣,岌岌可危的歐元和希臘等國也逃過一劫,沒有淪為倒債國。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愛爾蘭和希臘等負債累累的國家尚未完全脫離險境,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義大利的許多銀行和政府債務違約的保險成本,仍遠高於壓力測試前的水準,顯示市場疑慮再起。

歐元匯率7日應聲重挫,兌美元最低下跌1.1%至1.2736美元,跌幅創8月20日來最大,兌日圓更重貶1.65%,報106.64日圓;美元兌日圓最深下跌0.8%,報83.51日圓。

英、法、德等歐洲主要股市早盤開低走低,最低跌逾1%。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下跌5個基點至2.28%,價格上漲0.47至99.7。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基金經理人柏森沃斯(Andrew Bosomworth)6日指出,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各方提供的紓困方案三年後一旦到期,希臘仍將面對「極大」的違約風險。

華爾街日報認為,有些銀行未完全揭露其政府公債的持有部位,例如巴克萊(Barclays)和法國農業信貸集團(Credit Agricole)等銀行,就以各種方式短報一些國家公債的曝險部位。有些銀行扣除部分國家公債的持有部位,有些則把被放空的避險部位扣除。

多家銀行代表出面喊冤,表示他們完全遵照歐洲銀行監理委員會(CEBS)的規定行事,CEBS的發言人則拒絕評論。

報導指出,CEBS要求銀行揭錄對歐盟各國主權債務的「總持有」與「淨持有」曝險部位。但大多數銀行揭露時並未明確定義「總持有」和「淨持有」,僅說淨部位是有擔保和有做避險部位加減後的數字。

瑞銀(UBS)分析師瑞恩表示,這些發現損害了壓力測試的主要目的,無法讓投資人和全球銀行業信任歐洲的金融體系。

【2010/09/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LL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