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特金斯專欄/歐元區的四種可能
【經濟日報╱阿特金斯】
2010.06.08 03:14 am
 

歐元一洩千里,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政府面對縮減赤字和改革經濟的壓力,政治人物正思考如何改寫歐元區的規定。這些緊張情勢究竟是不是暫時現象?會真正激發改革,還是導致歐元區崩解?以下是四種可能場景。

場景一:秩序恢復。危機迫使各國政府恢復財政秩序、改善經濟的精力和效率。歐元區成為世界經濟的成長引擎,希臘幾年後成為歐洲的模範經濟體。

而希臘的教訓可能刺激葡、西等國提早採取行動。德國可利用增加內需協助歐元區早日脫胎換骨,一個更強大、更有活力的歐元區於焉誕生。

在此同時,政治人物同意防患於未然的程序。希臘隱匿其財政實情太久,但如今將強化統計數據的監管,未來在經濟發展「不均衡」後,將加速採取行動。例如某國因薪資過高導致競爭力下滑時,會有機構出面處理,歐洲央行(ECB)只需專心對抗通膨。

可能性:並非不可能,卻也不需屏息以待。
對歐元的影響:歐元可能變成美元的勁敵。

場景二:矇混過關。歐元區最終穩定下來,但未解決根本問題。歐盟推出的近1兆美元緊急紓困方案能安撫金融市場;希臘的信用因實施撙節措施開始恢復,西葡等國開流節源的做法有效降低赤字,未讓經濟重入火坑。

但這些改變可能不足以大幅振興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根本的缺陷仍在,預告麻煩還在後頭。就算設計出讓歐元區運作更良好的改革,政客仍可能食言;德國和法國先前預算赤字超過法定上限,2005年卻強迫歐元區放寬規定。

瑞典企業家精神論壇常務董事布勞納希約姆教授表示,歐洲所有歷史、傳統和歐盟的發展,都顯示這會是個緩慢、漸進的過程,不會出現什麼劇烈的變化。

可能性:確實有可能。
對歐元的影響:疲軟的成長前景和政治上長期的隱憂加深,對歐元造成貶值壓力。

場景三:負傷前行。歐元區經濟積弱不振,前途茫茫。事實證明對南歐經濟體要求太多,希臘住院時間比預期久,還要面對債務延期;西葡也步上希臘的後塵。如果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要求的撙節措施未出現預期效果,社會動盪恐怕會加劇,歐元區可能解體的臆測日漸升高。

德、法銀行受重創,加上信心持續墜落,可能讓整個歐元區陷入嚴重衰退,歐元不斷貶值也引發通膨。

布魯塞爾智庫Bruegel主任皮薩尼—費利指出,為恢復競爭力,歐元區需減薪和降低物價,但如果物價下跌,債務卻居高不下,且經濟衰退,債務負擔會加重。他主張讓德國通膨率高於歐元區法定的2%上限,幫助其他國家調整,但這很難取得德國民眾的同意。

歐元走弱或有助出口,但ECB被迫全面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在此情況下,對通膨的影響無法藉由收回金融體系其他部分的流動性而抵銷。對德國而言,這也違反他們視為歐元區的兩大基本原則:央行的獨立性以及政府要負責維持財政秩序。對通膨和歐元貨幣聯盟的不滿將同時升高。

可能性:合理。
對歐元的影響:長期走軟。

場景四:分崩離析。歐元計畫走到終點。情勢危急到無法控制,至少一個國家決定脫離聯盟比較好,或者其他會員國決定趕走他們。

希臘陷入大蕭條,其他國家經濟衰退、失業率飆高,對歐元的怨恨愈來愈深。任何一國出現倒債或延期還款,都可能為整個歐元區引發不可預測、不穩定的力量。

沒人真正想過歐元區的解體方式。加入此貨幣聯盟向來被視為不可逆的過程,但這並非不可能。對與他國差異過大的歐元區國家而言,有秩序地退出或許比較合理。

德國杜伊斯保—埃森大學經濟學教授貝爾科建議,可由一個制度化系統規劃成員國「有秩序違約」,同時讓其退出歐元區。德國總理梅克爾曾提議,未來可能要求不遵守規章的會員國退出歐元區。

問題是,就算如此,有秩序地退出也很困難。多數經濟學家同意,不論自願或被迫離開,成本都很高。希臘仍將償還龐大的歐元債務,德國企業會發現他們失去出口競爭力,因為新的德國馬克匯率很高。出口商跨境做生意的成本會飆高,外匯波動成為經濟成長的一大阻礙。

可能性:遙遠,但已經沒有先前想的那麼遠。
對歐元的影響:歐元區真正解體前,歐元將一敗塗地。

(作者Ralph Atkins是金融時報法蘭克福特派員/編譯廖玉玲)

【2010/06/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LL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