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1224.jpg

中國 將成IMF第二勢力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路透華盛頓二十八日電】
2010.09.29 03:01 am
 

國際貨幣基金(IMF)成員國正在討論賦予新興國家更大影響力的計畫,中國可望因此超越德、法、英等先進國家,成為IMF中影響力第二大或第三大的國家,與美國、日本分庭抗禮。

路透取得的IMF文件顯示,IMF成員國正在討論的重大調整計畫,將給予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韓和土耳其等大型新興經濟體更多投票權。

在工業經濟體還在努力擺脫全球經濟衰退之際,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已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更大的投票權將使中國更能左右IMF的放款決定以及全球經濟政策。

提高新興國家投票權的提議,是IMF一項廣泛計畫的一環;該計畫會把IMF的財力提高至1兆美元以上,也會削弱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權力。

IMF董事會上周開會討論提高新興經濟體投票權的提議,與會的新興及開發中國家都積極爭取配額。巴西駐IMF代表巴蒂斯塔上周五投書金融時報批評歐洲國家緊握權力不放,他說:「先進國家口口聲聲說要讓出權力給新興市場,但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口頭承諾和高貴的聲明,真正的IMF改革將測試這些國家是否願意順應世界的改變。」

工作人員上周提交IMF董事會四個方案,方案之一是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20大成員國的地位由第六跳升至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另一個提案是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影響力第二大的國家。

印度的地位由第11升至第九(目前是加拿大排名第九);巴西由第14升至第11;土耳其由第30躍升至第20。西班牙會是唯一一個地位爬升的歐洲國家,由第15升至第12;沙烏地阿拉伯會由第八大幅下滑至第13。

美國仍將是IMF最有權力的成員,握有總配額的17.67%,相當於在IMF具否決權。

主要經濟體11月將在首爾的20國集團(G20)領袖高峰會上設法就權力調整的提議達成協議。G20領袖去年同意,由代表性被高估的成員國至少讓出5%的配額給開發中國家。

配額將決定每個成員國該貢獻IMF多少資金以及可以向IMF借多少錢,而每個國家可以得到多少配額取決於該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外匯存底和貿易。

【2010/09/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LL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