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部落客╱隨波起伏 容易滅頂
2010/07/06
【經濟日報╱王俊忠】

投資人常見在市場行情正熱絡時受到吸引,並追逐最熱門的投資概念類別,然後在行情進入修正後失望離開。在漲時追進卻在下跌時出場,過度積極因應市場的波動,反而等不到最終的長期合理利潤。

風險不在於市場波動,而在於投資人不適當的因應市場波動,投資時的預期報酬率未必與市場的波動或趨勢狀況有關,而是與投資人自身有多少金融知識經驗,以及是否有成熟的個性來因應市場波動的關聯較大。

不懂的事情不要碰,特別是具有風險性的事更是如此,投資應該專注於投資人自身所能夠理解與掌握的部分。

如果沒有足夠的金融與經濟相關知識,應盡量避免跟隨著市場的氣氛與波動而交易,例如,以定期定額進場的策略,即是完全不理會市場波動的投資方式,選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以避免高價追逐熱門標的,在投資過程中排除不適當因應市場波動所造成的風險,就有機會提高最終的獲利績效。

長期而言,景氣總是會循環,股市多半也能夠在每次循環再起時,彌補過去的下跌而再創高。

當然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缺乏投資相關知識就得將預期報酬水準降低,不去因應市場的變化而調整投資布局,多半所能夠擁有的合理報酬就是與整體大盤指數接近,掙扎於打敗大盤或被大盤打敗的績效,或是再加上定期定額進場策略所能增加的貢獻。

若是試圖因應市場或經濟的狀況來調整投資布局,則至少須辨明什麼樣的經濟情勢或市場的變化,是投資人必須因應的,什麼事情又可以不需理會。

有時候價格的波動只是市場情緒或信心的反應,有些則是隨著經濟循環的波動,若是前者或許可以不理會它或甚至反向利用它,但若是後者則可以適度調整布局,當循環走到高峰或是開始向下的階段,可以適度停利,而循環到了谷底期則適合加碼。

不過,通常投資人面對的財經訊息過度豐富,又很容易被擴大預期,而誘使人進行過度積極的買賣動作,但那屬於市場情緒或氣氛的成分較高,不適合當作投資布局的調整依據。

對一般人而言,景氣領先指標的變動與景氣對策訊號,就足以當作布局調整的依據。

近期台灣的景氣訊號正從相對高點的紅燈區開始向下循環修正,股市也可能隨著景氣而波動,即使遇上兩岸經濟協議(ECFA)政策利多的想像,市場仍免不了動盪,政策需要時間才會顯現成效,短期內它屬於市場預期與想像的成分較多,若是想調整投資的布局,應該是隨著景氣狀況來調整,而不是隨著短期的預期跟著變動。

即使政策可以替經濟帶來正面的發展,待成效顯現時,也會帶動景氣進入新的循環階段,屆時再因應調整投資布局,仍不會太遲。

若是短期內因為政策施行所造成的市場波動,就調整投資布局,即可能造成不適當因應市場波動的投資風險。

新手的投資策略應該是保守的,盡量避開不適當因應市場波動的風險,待相關投資知識逐漸充實之後,找出適合自己依循調整的規律法則。

每一種投資相關商品或是行情概念都有一套說辭,吸引投資人相信那可以創造最佳的報酬率,實際上熱門金融商品或行情概念通常會煽動市場的波動性,而未必與個別投資人的報酬率有關,審慎因應市場波動才會有合理的獲利。

(作者現職為商人與專職投資人,著有《王俊忠的小股民投資日誌》一書,其經營的《SmartMoney投資日誌》部落格曾在理財部落格競賽中勝出)

【2010/07/06 經濟日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LL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